我校陈维教授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综述文章
《最新科研进展》主要向您报道药大最新科研进展。希望能方便广大CPUer更多了解药大科研情况。科技创新,砥砺前行。(点击论文标题或文末“阅读原文”获得原文链接)
近日,我校工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陈维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张雪娇研究员等人受邀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IF:12.102)上发表综述文章“Rational design of nanogels for overcoming the biological barriers in various administration routes”,系统总结了如何通过合理设计纳米凝胶药物的结构和功能,使其经各种给药途径(静脉注射、粘膜给药、皮肤给药)进入体内之后,根据各级生理生物屏障的微观环境,可以自发调控其自身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从而克服这些屏障到达靶点部位,实现精准高效治疗。陈维教授、张雪娇研究员和美国麻省大学Baoshan Xing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迅作者。
纳米凝胶药物克服不同给药途径的生理生物屏障
近年来,陈维教授围绕纳米凝胶药物开展了系列工作研究,由于纳米凝胶内部三维交联网状结构、高的含水量、良好的化学和机械性能以及多价生物接合的大表面积等优势,有效解决了纳米药物长期存在的循环稳定性和在靶组织中高效释药的矛盾问题,极大提高了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降低了毒副作用(Expert Opin. Drug Deliv. 2018, 15, 703)。例如,课题组设计制备了基于FDA批准的聚乙烯醇(PVA)还原敏感纳米凝胶药物,靶向递送阿霉素化疗药物,改善细胞摄取和胞内释放,高效治疗脑胶质瘤模型小鼠(J. Control. Release 2015, 205, 15;Small 2017, 13, 1601997)。此外,课题组还开发了酸降解型PVA微纳凝胶用于化疗药物的可控递送(J. Control. Release2016, 259, 160),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共同靶向递送(Biomater. Sci. 2019, 7, 2749)和干细胞的定向输送和可控分化(ActaBiomater. 2018, 77, 28-37)。这些PVA辅料经过酸降解后变成PVA本身,没有毒副产物生成,且微纳药物可通过热相变或微流控技术实现简易、批量化生产。
微纳凝胶制剂已显示出卓越的性能和功效,在临床应用之前应选择合适且安全的功能部分和化学方法来制备临床转化微纳凝胶,成为药物靶向可控递送的一个重要剂型工具。
帮推须知
《最新科研进展》栏目旨在整理药大最新科研进展报道。诚挚希望各位老师如有新的信息可以于每月月底前将本月的科研进展发送至官微邮箱cpuweixin@163.com
勿忘山河血,追思中华灵|我校开展“国家公祭日”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来源|中国药科大学新闻网
编辑|刘美茹